(2016年11月3日,北京)近日,日產汽車推出了全新的動力系統——日產e-POWER動力系統,標志著“日產智行科技”的電氣化戰略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日產e-POWER動力系統應用了全球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日產聆風(累計銷量已超過25萬臺)上搭載的電動汽車技術。與日產聆風不同的是,e-POWER動力系統添加了一臺小型燃油發動機,能為高功率電池充電,得以在提供相同功率輸出情況下,免去對外部充電的需求。
日產e-POWER動力集成系統 搭載動力集成系統和電源的日產混合動力車 NOTE e-POWER
日產e-POWER標志
日產e-POWER技術
日產e-POWER動力系統的特點是全電機驅動行駛,也就是說車輪完全由電機直接提供動力。高功率電池產生的動力將被傳送至由燃油發動機、發電機、逆變器和電機組成的e-POWER緊湊型動力系統。在傳統的混合動力系統中,當電池電量較低(或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的情況下,低功率電機需要與燃油發動機共同來為車輪提供驅動力。而在日產e-POWER動力系統中,燃油發動機不再與車輪連接,它只起到為電池充電的作用。同時,與純電動汽車不同的是,e-POWER動力系統中的能量來源是發動機,而不再是電池。
一般而言,由于電機是驅動車輪的唯一直接動力來源,因此動力系統往往需要體積較大的電機和電池,使得該系統很難搭載到緊湊型車型上。然而,日產汽車通過輕量化設計,開發反應更為靈敏的電機控制方式,優化能源管理等手段破解了這一難題。因此,雖然e-POWER動力系統采用了比日產聆風更小的電池,但卻能提供和純電動汽車同等的駕駛體驗。
動力系統差別示例
日產e-POWER動力系統的優點
日產e-POWER動力系統可以在瞬間提供相當大的扭矩,從而提升駕駛反應速度,使加速更加順暢。此外,系統運轉時的聲浪極低,靜謐性媲美純電動汽車。由于此動力系統對發動機的依賴程度較低,其燃油效率堪比現有最佳的混合動力系統,尤其是在市區通勤的情況下。因此,日產e-POWER動力系統在為駕駛者消除充電帶來的顧慮的同時,更帶來了與純電動汽車同等的駕乘體驗。
研發歷史
日產汽車正在通過其電動汽車項目和自動駕駛技術,積極地踐行“零排放、零傷亡”的企業愿景。為了實現這一愿景,日產汽車推出“日產智行科技”理念,并圍繞該理念制定汽車動力、驅動方式以及汽車與社會融合等方面的策略,同時致力于創造更愉悅的駕駛體驗。日產e-POWER這一全新、高效的電動傳動系統使日產汽車向“零排放”的愿景又邁進一步。
2006年,日產汽車在能源管理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將蓄電池容量降至與競品混合動力車型相同的水平,同時又兼具了靜謐和能源高效利用等純電動汽車才具備的優勢。此外,日產汽車在發電機集成、緊湊車型的電機驅動、提高動力系統剛性以及改善震動噪聲等領域的技術應用,為e-POWER技術的發展以及在緊湊車型上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
日產汽車致力于開發各種使用不同燃料的電傳動系統,照顧全球市場的不同需求。日產e-POWER動力系統正是這方面的又一成果,它進一步擴充了日產汽車電傳動系統的產品陣容。此外,日產汽車還在研發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汽車,并將在各個領域推出創新型產品,促進電動汽車在全球廣范應用。
日產混合動力汽車NOTE e-POWER
注:日產e-POWER動力系統在分類上屬于串聯式混合動力。日產混合動力汽車NOTE e-POWER標志著首款搭載串聯式混合動力系統的緊湊型車型的量產。
日產汽車在中國:
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始于1973年,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產汽車在中國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駐北京的全資子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一起管理在華投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與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分別負責日產品牌和英菲尼迪品牌乘用車業務,鄭州日產汽車公司則致力于成為輕型商用車(LCV)領域的專家。2015年,包括進口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內,日產汽車在華銷量達到125.01萬輛。
關于日產汽車:
日產汽車是一家擁有豐富產品線的全球性汽車制造商,旗下擁有60多款日產、英菲尼迪及達特桑品牌車型。2015財年,日產汽車為全球消費者提供了超過542萬輛的汽車產品,同比增長2.0%,凈收入達到了12.19萬億日元。其設計、生產并銷售的純電動汽車日產聆風已成為史上最為暢銷的電動汽車。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橫濱,經營范圍覆蓋東盟及大洋洲,非洲、中東及印度,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六大地區。在全球范圍內,日產汽車的員工人數超過247,500名。自1999年3月起,日產汽車與法國汽車企業雷諾合作,成為雷諾-日產聯盟的一員。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的新聞信息,歡迎瀏覽日產汽車新聞網站:http://newsroom.nissan-global.com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