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9日,北京)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近日宣布,自12月9日起,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先生將擔任聯盟秘書長,向聯盟運營委員會與雷諾集團、日產汽車、三菱汽車的首席執行官匯報。聯盟秘書長負責協調和促進聯盟未來啟動的主要項目,以提升聯盟各成員的業務效率。11月28日,聯盟運營委員會各成員已就這些方案達成了一致,為了聯盟各成員的利益,這些方案將會顯著提高聯盟的運營效率,包括旨在最大程度地發揮聯盟的協同作用,以支持實現聯盟各成員的戰略計劃和營業利潤的行動方案。未來的幾周,將公布這些方案的后續行動。
日產汽車公司代表執行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內田誠先生(Makoto Uchida)近日表示,自2000年開始日產汽車公司穩步發展,這離不開聯盟的貢獻。日產汽車和聯盟在汽車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購、平臺共享、動力總成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協同,取得了重要突破。“基于相互尊重,緊密合作以尋求互惠互利的原則,我們將在保持日產汽車獨立性的同時,繼續保持與聯盟的合作,”內田誠先生說道。
自2018年3月以來,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先生一直擔任聯盟業務開發高級副總裁。任職期間,他領導團隊負責未來活動和業務突破性創新,包括開發通用模塊家族A段平臺、與原始設備制造商(OEM)的合作、開發新的技術合作伙伴、推出聯盟移動出行服務、同步產品規劃和創立聯盟戰略投資風投基金(聯盟風投)。自2019年6月以來,他還一直擔任聯盟合資企業的首席執行官,這些合資企業致力于法國布洛涅-比揚古和日本橫濱的自主移動出行服務。雷諾數據(Renault Digital)成立時,他曾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擔任過該公司董事總經理一職。
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先生將于12月9日起擔任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秘書長
此前,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先生曾在波士頓咨詢集團(BCG)工作了17年,先后擔任過顧問、高級合伙人,是歐洲汽車業務的負責人,也是全球創新實踐的聯合負責人。自1994年9月加入雷諾集團后,擔任動力總成部門的生產工藝工程師和市場營銷部的產品經理。
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先生出生于1970年,擁有黎巴嫩和法國雙重國籍,先后獲得巴黎綜合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的工程學學士學位、巴黎高等礦業學院(Ecole des Mines de Paris )的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關于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雷諾集團,日產汽車公司和三菱汽車組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車聯盟。 這三家汽車企業是汽車行業中持續時間最長,效率最高的跨文化合作伙伴。 2018年,三家公司在近200個國家銷售了1076萬輛汽車。聯盟致力于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間的協同作用以提高競爭力,并與其他汽車集團(包括德國的戴姆勒集團和中國的東風集團)開展戰略合作。除此之外,聯盟不僅是零排放車輛的行業領導者,還致力于技術研發,探索在各種經濟型車輛上提供自動駕駛,智能互聯和出行服務的可能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敬請訪問https://www.alliance-2022.com
日產汽車在中國:
日產汽車在中國的發展始于1973年,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產汽車在中國取得了迅猛的發展。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在華的全資子公司與日產汽車公司一起管理在華投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作為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分別負責日產品牌、英菲尼迪品牌和啟辰品牌乘用車業務,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日產、東風雙品牌 LCV 產品的主要發展基地,致力于成為輕型商用車(LCV)領域不同細分市場的專家。2018年,包括進口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內,日產汽車在華銷量超過156萬輛。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在中國的新聞信息,歡迎瀏覽日產中國官方網站及微博、微信:
![]() |
關于日產汽車:
日產汽車是一家擁有豐富產品線的全球性汽車制造商,旗下擁有60多款日產、英菲尼迪及達特桑品牌車型。2018財年,日產汽車在全球的銷量達到552萬臺,收入達到了11.6萬億日元。公司總部設在日本橫濱,經營范圍覆蓋亞洲及大洋洲,非洲、中東及印度,中國,歐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六大地區。1999年,日產汽車與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成為戰略合作伙伴。2016年,日產汽車收購三菱汽車34%的股份。2018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全球銷量達到1,076萬臺。
更多關于日產汽車的產品、服務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信息,歡迎瀏覽日產汽車新聞網站nissan-global.com,或關注日產汽車的LinkedIn賬號獲取更多資訊
日產中國官網將使用Cookie技術為您帶來更好的網站體驗,如果您瀏覽此站點,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該技術。更多內容請參閱 《日產中國隱私政策》 。